首页

sm小说.

时间:2025-05-29 05:01:00 作者:一种被低估的“情绪解药”,还能让大脑更强大,竟然是 Ta! 浏览量:66344

  如果说,跑步是对灵魂的拷问,健身是对肌肉的摧残,那跳舞就是对身心的解放。

  无论是厨房里的即兴扭动,还是健身房里的热血澎湃,亦或是夜店里的尽情摇摆,跳舞似乎无处不在,但又常被我们忽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跳舞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被低估的疗愈方式。通过旋转与节奏,跳舞能够为我们找到内心的平衡,甚至让生活的“高低起伏”成为一种动感节拍。

跳舞,

一种被低估的疗愈方式

  跳舞是一种独特的运动形式,但它绝不是普通的“肢体活动”。

  人类学家 J.L.汉娜(Judith Lynne Hanna)将舞蹈形容为一种“压力疫苗”,并称其为“锻炼加审美交流”。她指出,舞蹈融合了身体动作、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疗愈方式

  虽然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会让人感到更好,无论是慢跑还是俯卧撑,都能通过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但研究表明,舞蹈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普通的身体锻炼

  舞蹈与音乐结合,引发“心流”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情绪调节作用,能够通过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释放“天然止痛剂”内啡肽和“亲密激素”催产素,同时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从而有效缓解焦虑、提高幸福感。

  当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时,会引发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心流"。这种状态是一种高度专注且愉悦的体验,时间感消失,全身心沉浸于当下。有研究表明,仅仅模仿舞蹈动作而不听音乐,或只是听音乐而不跳舞,都无法完全达到心流状态。真正触发这种深度愉悦感的关键在于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这就像巧克力和花生酱——单独享用固然美好,但结合在一起则更加绝妙!

  身体与情感连接,提升“正念”

  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是一座连接身体与情感的桥梁。通过这种深度连接,舞蹈能够有效提升正念(Mindfulness)状态。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不带评判的觉察能力,众多研究已证实其对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舞蹈为正念练习提供了一条独特且充满创意的路径。

  在舞动中,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与内心对话的媒介。舞者通过感受音乐的节奏、身体的流动以及情绪的自然波动,逐渐进入更深层次的自我觉察。这一过程不仅能够缓解压力,还能增强对自我的接纳与关怀,帮助人们与内在力量建立和谐关系。

  同步与合作互动,创造“连接”

  节奏是音乐和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构成社会互动的基础。无论是古代沙场上激励战士勇往直前的隆隆战鼓,还是庆典仪式上带动群体情感共振的鼓乐齐鸣,都是在创造一种共同的体验感,帮助人们同步动作、增强联结、促进合作。

  无论是商场空地的广场舞,还是公园广场的健身操,亦或是健身房里的 K-Pop Dance,舞蹈往往是一个社交活动。研究表明,舞蹈中的社交接触,例如伙伴舞蹈中的触碰或团体舞蹈中的同步动作,都能刺激催产素和内啡肽的释放,从而增强社会联系与情感支持。因此,爱跳舞的人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构建了稳固的社交圈。

  随时随地跳舞,让大脑更强大

  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音乐和舞蹈还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节奏和动作传递情感和信息,从而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巧。

  2003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项观察性研究,对469名年龄在75至85岁之间、入组时无痴呆迹象的居民进行了追踪,以探索多种休闲活动对延缓认知能力下降的影响。

  研究结果令人惊讶:尽管阅读、玩棋盘游戏、每周至少四次填字游戏以及演奏乐器等认知活动均与降低痴呆风险相关,但唯一显著降低痴呆风险的身体活动是跳舞。研究发现,经常跳舞的人患痴呆的风险降低了76%,这一效果远超任何其他认知或身体活动。相比之下,步行、骑自行车和游泳等常见运动并未展现出类似的延缓痴呆作用

  当身体摆动时,思想也会随之摇摆。舞蹈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独特的疗愈方式,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强大。当然,如果你觉得放不开手脚、不好意思在人前起舞,也完全没关系。

  正如舞蹈心理学家安妮·格林·吉尔伯特(Anne Green Gilbert)所强调的,舞蹈不应该局限于特定的时间或场合。你无需等待周六晚上的舞会才开始舞动,而是可以将舞蹈融入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动起来:

  · 在厨房跳舞:一边做饭一边随着音乐轻轻摇摆,不仅增添了乐趣,还能帮助你放松身心,让烹饪过程更愉快。

  · 在散步时尝试小跳步:许多舞蹈动作都是步行的自然延伸。所以,为什么不尝试边走边跳呢?研究表明,步行可以调节情绪、激发创意。而2012年的一项研究更发现,那些动作流畅、经常挥舞手臂进行即兴舞蹈的步行者,比普通步行者更富有创造力。

  · 在工作间隙跳舞:起身活动几分钟,伸展身体,跟随内心的节拍随意摇摆,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为工作注入新的能量。

  · 和孩子一起跳舞:孩子们天生热爱舞蹈,和他们一起尽情舞动,不仅充满乐趣,也是增进亲密关系的绝佳方式。

  结语在这个数字世界里,我们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头脑中,而不是身体里。舞蹈提醒我们,我们不仅仅是思考的存在,也是感受和表达的存在。所以,下次当你听到一首让你脚趾不自觉跟着打节拍的歌曲时,别抗拒那股冲动,让你的身体随着音乐摆动吧!你不仅会感觉更好,还是在为明天的认知健康储蓄。

  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打卡鼓西 漫步斜街”文化消费活动在京启动

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团班长向跃东,是一名奋斗在运输投送一线的联勤保障尖兵。入伍以来,他铁心向党、挑战极限,从教练班长干到警勤分队长,再到成为重装班长,在重大任务中攻坚克难、屡建功勋,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三亚开通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

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超燃油车,标志着新能源乘用车对传统燃料乘用车的替代,已经迈入了新阶段。伴随着6月底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超过3000万辆,愈发成熟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电池包热失控能不能彻底杜绝、后排乘客晕车能否破解、低温和高速大幅掉电可否缓解、点到点智能辅助驾驶如何确保安全……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在29日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指出,城隍文化是东方智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是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鼓励更多人关注城隍文化,保护城隍文化,研究城隍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扬城隍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坚决斩断虚拟货币洗钱产业链

中国科研人员以自身的豪情,践行着“三个转变”,使中国大盾构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逆袭成为在世界上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俄国防部:乌军2023年多次向俄军使用美制化学武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牵头组织,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成立器官芯片标准起草工作组,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法律/法规和规定,着重考虑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多轮征求意见、研讨和修改,形成器官芯片三项团体标准,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

相关资讯
(身边的变化)农民张青雨和他的工人身份

(四)抓实经常性工作,提升履职效能。我们加强调研活动统筹安排,精简团组人数,避免集中扎堆调研,减轻基层负担。开展全国政协党组成员领题调研、主席会议成员专题研究和专门委员会调研视察考察等138项。委员参加全国政协视察考察团组17个、202人次,参加81项专题调研、600多人次。创设《政协调研》。修订提案工作条例,提高提、立、办、督、评工作质量,收到提案5621件,立案4791件,办复率达99.9%,1982名委员参与提案,1811名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提案,编发《重要提案摘报》和专报。遴选并督办重点提案72项,有22名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31项重点提案。制定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意见,收到各方面信息来稿43995篇,采用6010篇。其中,1154名委员报送信息7421篇,采用1715篇,委员报送信息最多的93篇、采用最多的23篇。编报各类信息刊物1063期,其中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报送信息594期,转化提案、大会发言、谈心交流、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成果编报信息233期,各类议政建言成果收到批示578人次、反馈报告76个,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政协机关报刊刊发重要协商活动报道680篇、委员履职报道2278篇,《人民政协报》开设专栏刊发各地政协经验做法的系列报道278篇。改进大会发言遴选和组织工作,增强发言代表性和感染力,编发大会发言901篇,65位委员作口头发言。《人民日报》和全国政协机关报刊刊发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委员发言818篇次。制定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意见,全国政协委员共开展6806项联系界别群众活动。制定《十四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题协作规划》及征编方案。召开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座谈会和11场机关干部座谈会,同19个室局324名机关干部面对面交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组织机关808名党员干部自查自纠自报自改。成立全国政协党组巡视机构,制定专项巡视工作办法及5年规划,部署对10个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开展全覆盖巡视。支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建设模范机关取得新成效。组织7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确保机关安全运行。

热门资讯